首页

栖心之栈木堇女王

时间:2025-05-28 21:05:00 作者:中国驻光州总领馆提醒领区侨胞以案为鉴 防范安全风险 浏览量:51009

  央视网消息:巡天望远镜让我们更好地看清宇宙,而卫星遥感技术则能让地球人更好地看清自己。今天(9月17日)12时1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88次飞行。

  数百颗在轨遥感卫星守护“美丽中国”

  卫星遥感技术以卫星为平台,搭载多种传感器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以获取地面的水、植物、土地、大气等一系列生态环境状况。

  近几年,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我们可以从太空的视角越来越多地欣赏到地球的各种美景,在这背后是我国遥感卫星陆续实现了多项突破。中国国家航天局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在轨稳定运行的300千克以上的卫星有300余颗,居世界第二位。在轨遥感卫星200余颗,实现了16米分辨率卫星数据1天全球覆盖。

  我国北斗基站首次在西沙海域投入使用

  国产高分卫星的“眼睛”可以为船舶指明方向。近日,我国西沙北礁灯塔和浪花礁灯塔完成了北斗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岸基基站的新建工作。两座北斗基站首次在西沙海域正式投入使用,解决了我国船舶自动识别岸基系统在该海域的覆盖盲区问题。

  据了解,两座基站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定位系统,基站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数据均接入我国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岸基系统,使用北斗卫星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传输。为三沙船舶航行监管、岛礁生态保护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为南海船舶航行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导助航服务。

  深空探测公布新规划 探月探日再进一步

  从仰望到追逐,从理想到现实,一个又一个中国印记留在星辰大海。未来,中国航天人的目标还要聚焦深空。

  近日,第十届航天技术创新国际会议正在上海举行,航天专家表示,2026年即将发射“羲和二号”探日卫星,计划开启我国太阳立体探测时代,发射后将探索太阳活动区磁场的起源、演化和研究太阳爆发对地球的影响。

  除了对太阳的探索之外,我国探月工程也在稳步推进中。今年,我国宣布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实施,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科学探索,未来中国人建设的月球科研站、能长期驻留的月球基地,都值得我们期待。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五一观澜|年轻人度假新潮流:跟着演唱会去旅行

——贴靠刺探。梁成运通过餐叙、拜节、组织侨团活动等方式,贴靠我驻美机构和人员,刺探情报,监视在美华人华侨,并通过专用手机和电子邮件,随时向美间谍情报机关报告。

1月70城房价环比降幅收窄 旅游地产受关注

她感慨地说:“在过去的两年中,我们不仅出色地完成临床诊疗工作,更与摩方结下了深厚友谊。我们在摩洛哥青年中传播中国文化,也向他们学习摩洛哥传统;与他们分享摩洛哥打入足球世界杯'四强'的喜悦,也分担马拉喀什大地震的恐惧与泪水。他们的坚韧与乐观,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战胜困难的信念。他们的淳朴与善良,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的价值。”

德国前总理首席经济顾问:放飞“合作之鹤” 培育新型中西对话方式

上海交通大学6日刊文说,2011年,专程来上海交大访问的李政道与时任校长张杰经过数次深谈后表示,要将诺贝尔奖章原件及毕生所藏手稿、信件、书籍和艺术作品等档案资料和位于上海宛平路的旧居无偿赠予有“多年友好交往”的上海交通大学。

赵乐际同崔龙海会谈并共同出席“中朝友好年”开幕式活动

晚会总导演齐玥表示,本次晚会共15个节目,其中13个节目是导演组从100多个征集节目中根据晚会主题的契合度甄选出来的。齐玥感谢全华联为晚会搭建了一个好的平台,让所有演员能够在专业的舞台、服化道、灯光音响和大屏幕的条件下演出。她希望所有演员能把自己最辉煌的瞬间留给观众。

最高法审管办负责人解读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